杜斌:特色农业“小而精”,村民敲开“致富门”!

2023-07-18 12:30
二维码







记者 | 郜敏

视频制作 | 杨春治

摄影 | 王秉文


初春时节,走进宁河区板桥镇赵学庄村,一排排房屋整齐有序,房前屋后干净整洁,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,一幅美丽乡村新图景展现在眼前。在整修一新的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,记者见到了正在和村民拉家常的杜斌。


11.jpg


2021年7月,天津海关所属新港海关财务装备处副处长杜斌来到板桥镇赵学庄村、于三庄村,担任经济薄弱村扶持工作队队长。到村后,他马上进入角色,带领工作队队员调研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,到村民家中走访,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倾听民意、了解村情,事无巨细地记下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。在调研走访的基础上,立足村庄自身资源禀赋,工作队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经过反复论证,为两个村子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。


22.jpg

杜斌(左二)和工作队队员到于三庄村困难户家中走访


杜斌和队员们走访调研发现,两村产业基础条件薄弱,集体资源有限,没有二三产业基础和自然人文资源,村集体只能依靠租赁土地获得收入。杜斌一方面利用派出单位技术优势,对两村进行农业基础检测,一方面积极走访周边特色村镇及天津市农业科学院、天津农学院等专业院所,向成熟项目取经。检测结果显示,两村土壤条件极佳,产出的农作物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硒元素和锶元素,非常适合农业种植。据此,工作队与两村“两委”班子反复研究,明确要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做文章的发展思路,打造“小而精”的特色农业项目。


33.png

杜斌(左二)和村”两委“、工作队队员研究工作


大棚西红柿种植是赵学庄村的特色农业项目,全村共有大棚138个,占地600余亩,涉及种植户46户。走进棚内,一排排一人多高的架子上缠绕着绿油油的藤蔓,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西红柿挂满枝头,长势喜人。“村里土壤呈碱性,种出来的西红柿口感好、汁水足,上市后很受消费者欢迎。”大棚里,杜斌一边查看植株长势,一边向记者介绍。


44.jpg



为进一步扩大市场销路,增加种植户收入,杜斌和队员们多方沟通协调,积极搭建平台,开展“直播带货”销售活动。队员们和种植户一起化身“主播”,通过直播平台向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展示西红柿的生长环境、种植背景、果实品质等,打响“赵学西红柿”品牌,拓宽销售渠道,助力种植户增收,让村里的西红柿产业搭上了“电商快车”。



55.jpg

66.jpg

工作队队员和种植户一起直播


同时,在杜斌的协调沟通下,村里引进两家专业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的企业,通过“集体+农户”合作经营推进标准化生产,提升农产品品质,稳定农产品收益水平。“目前我们正在洽谈中。通过企业销售渠道,村里的西红柿可以从大棚直供超市,减少中间环节费用,进一步增加销售利润。”杜斌说。

为进一步提升种植环境,杜斌和队员们积极争取专项资金,对大棚操作间和门前道路进行提升改造,完善周边配套设施,园区面貌焕然一新。“他们帮着修好了大棚门前的路,还帮着找销路,现在我们坐在家里就能把西红柿卖了,价格还很好,真是太省心了!”说起驻村工作队,种植户刘满仓赞不绝口。



77.jpg

88.jpg

大棚园区环境提升改造前(上)和改造后(下)


于三庄村全村耕地140余亩,村内留守劳动力不足,村集体没有建设用地、耕地等集体资源,村里也没有特色农产品和经济作物,产业基础形同“白纸”。杜斌带领队员们从解决村集体资源难题入手,在征得村民同意后,以土地流转“市场价+动态收益”模式,将村民土地以租赁方式统一收归村集体经营管理。针对村委会资金不足难题,工作队及时筹集扶持资金17万元,帮助村集体完成土地租赁,为村里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。

围绕“富硒富锶”特色,杜斌与村“两委”班子经过研究,确立了种植特色水稻、特色辣椒等高效农业的发展思路,设立于三庄村自持小站稻品牌,并引入农产品加工专业企业开展合作经营,实现产销一体化,切实增加村集体收入。

“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助我们寻求产业发展思路,村子走上了‘村企合作’的发展新道路,我们村‘两委’班子和村民们都干劲十足、信心满满!”于三庄村党组织负责人董浩说。


99.jpg

于三庄村健身广场


“今年,我们将围绕赵学庄村西红柿、于三庄村特色大米、特色辣椒做好产销衔接和品牌培育推广,科学布局生产、加工、销售、消费等环节,不断拓宽销售渠道,提高农产品收益,把产业增值环节留在农村、增值收益留给村民。“杜斌说。

乡村振兴,基础设施要跟上。杜斌积极推动村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作,全面改造提升赵学庄村党群服务中心,修建篮球场,安装健身器材,为村民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提供了便利。“现在咱村也有篮球场了,家里小孩放学后不用跑隔壁村去打球了,我们也不用担心小孩打完球天黑骑车回家的安全问题了。”村民李月高兴地说。

“接下来,我们会继续推进两村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设、街道绿化美化、环村公路修建等工作,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打造美丽宜居乡村。”杜斌说。


10.jpg

赵学庄村新修建的篮球场


杜斌和队员们经过沟通协调市红十字会,以捐赠的方式向村民们发放物资,如鞋、毛巾、被子、儿童书包等生活用品,发放范围涵盖两村全体村民,并扩大到板桥镇域内困难群体和学龄前儿童。同时,杜斌密切与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合作,积极为村里争取福利项目,多方联系企业,帮助村里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,切实提高村民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
111.jpg

工作队队员为村民发放捐赠物资


驻村一年多来,杜斌和队员们立足村庄发展实际,一步一个脚印,通过一件件好事、实事,把帮扶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,为两个村子带来乡村振兴新气象。“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锐意进取、笃行不怠,统筹推进各项扶持工作,助力村民们敲开致富门、走上致富路,把两个村子打造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!”杜斌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