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讯员 费苑萌
大港油田第六采油厂工艺研究所党支部聚焦党支部建设,着力打造学习型、融合型、联创型、服务型党支部,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。
学习+教育“双手出拳”,把“静”的做“活”,逐步摸索出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有效路径。抓点滴积累,破解“没空学”。采用“早会植入、平时渗透”的方法研读近期重要文件精神;用微信群、石油党建等途径打破时空界限,随时随地获取党情。抓形式创新,破解“不想学”。采用因势导学、实境助学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学习7次、党课5次、红船片段情景剧、石油保卫战故事演绎、毛泽东诗词朗诵、红色观影、警示片教育、教育基地参观、主题团建等21场次,营造沉浸式学习场景,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学习热情。抓学用转化,破解“学干两张皮”。围绕学习研讨12次、形势宣讲8次、对标查摆问题5个、将主题教育融入到生产经营各项重点工作;利用“主题党日”活动、“支部共建”“博采学堂”等载体累计47次,探索“政治理论+技术研讨+岗位实践+安全教育”新模式,形成提升科技创新、破解生产难题的强大动力。
强基固本守正,三基+三基本“双脑融合”把“浅”的做“深”, 逐步实践出建设融合型党支部的有效路径。共提共长,找准融合机制。积极创新三基与三基本联动、支部与党员联动、党建与科技创新联动、主题教育与行动引领联动的“四项机制”,推进岗位实践,形成措施上产金点子40余项,预计创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。项目攻关,找准融合载体。深挖党建和业务融合点,成立党员示范岗、示范项目,开展党员攻关项目21个,创效300余万元。效益提升,找准融合路径。以提质增效为核心,开展“亮明创”主题实践活动10余次,凝聚集体智慧为提质增效赋能。
精艺文化铸魂,联合+创新“双肘发力”,把“虚”的做“实”,逐步总结出建设联创型党支部的有效路径。横向上深化“厂校院”联建模式,组织天津职业技术学院、石油工程院、采油工艺院等多家单位开展支部联建系列党日活动;围绕生产需求开展技术联合攻关,应用各类工艺技术13井次,日增油40余吨,其中水力割缝解堵技术为大港油田首次应用,取得日增油7.82吨的突出效果。纵向上打造党建与技术互融互通新模式,融合党小组内部力量推动疑难攻关和科技创新,孵化了采油厂5个创新型示范项目。全流程上发扬“干就干好、争就争优”的精艺精神,着力打造“精艺”文化,锻造“精英团队”,承担“精品工程”,让支部成为示范攻关的“精品屋”。
重视团队建设,宣传+服务“双脚落地”,把“硬”的做“软”,逐步形成建设服务型党支部的有效路径。坚持舆论立势。制定支部宣传政策,严把稿件审核关、强化信息深度、提高宣传温度和新鲜度,激发技术人员写稿热情,紧跟生产形势,挖掘典型技术、典型效果,完成各级媒体发表稿件208篇、抖音视频51条,持续唱好六厂好声音。坚持文化树魂。在采油厂文化背景下,提炼出“艺颗红心向党、内外兼修提质——采撷知识 注入汗水 输入质效 数创未来”的支部文化。坚持服务升温。用心用情对困难职工帮扶慰问、对青年员工关注关心、运用油田公司心理健康师资质对心理压力大的同事进行心理疏导,适时组织插花、读书会、包饺子、健步走等系列团建活动,为员工培养理性平和、积极向上的心态,让支部党建更有温度和色彩。